推薦新聞
我院支氣管鏡下介入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作者:文/圖 歐… 點擊量: 更新時間:2021/5/28 17:04:45
5月26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劉丹教授和朱輝教授的指導下,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鄧太兵副主任醫師、青剛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開展了三例支氣管鏡下新技術,分別是硬質支氣管鏡下氣管良性狹窄激光消融+冷凍凍融治療、硬質支氣管鏡下Y型全覆膜支架取出術、全麻喉罩下聲門下氣管腫瘤切除術。這幾項支氣管鏡下介入手術均為我院首例,也是川東北地區較早開展該項技術的醫院,標志著我院呼吸內鏡微創介入診療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被手術的這三名患者因“惡性腫瘤致氣道狹窄,呼吸及吞咽困難”入住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經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團隊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認為他們均符合手術指征,決定為他們進行氣道介入治療,并提前做好了應急預案。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后,手術于5月26日下午,在劉丹教授和朱輝教授指導下,手術歷時3個小時順利完成。術中幾位患者耐受良好,生命體征平穩。術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改善,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據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鄧太兵介紹,中心氣道狹窄所致的呼吸困難是呼吸專業公認的危、急重癥,患者隨時有窒息死亡可能。硬質支氣管鏡介入技術是通過一根硬管子放入氣管,保護氣道,然后相關的檢查和治療的器械由此管子進入,處理患者的氣道占位。然而隨著氣道介入技術的進展,相當多的氣道診斷及治療技術需要硬質支氣管鏡的保駕護航,同時相較于以往的硬鏡,現代硬支鏡除能保持氣道通暢外,在操作端有側孔與呼吸機相連,并有工作通道,便于軟性支氣管鏡及其他器械進入氣道內,可以在直視下進行熱消融、冷凍、放置 支架、取異物等操作,該手術對呼吸內鏡醫師技術要求特別高,在手術中還需要麻醉師和專業的內鏡護理人員緊密配合及對生命體征的嚴密監護,是現代肺病學的主要工具和重要手段。
通過這幾例患者的成功救治,為我院今后應對復雜氣道病變積累了經驗,對不斷提高醫院呼吸專業微創介入診療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